您当前位置:   教师资格证   /  综合素质   /  模拟试题   /  教师资格证--中学语文--《鸿门宴》

教师资格证--中学语文--《鸿门宴》

来源:师大教科文     2019-05-16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试题

一波教师资格证笔试习题来袭,大家不用担心没有习题练习了,师大教科文教育小编已经为大家汇集了一些练习题,考场上不会手忙脚乱!

1.阅读“戏剧活动”的设计,按照要求答题。
第一阶段,学生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推荐的课外读物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寻找感兴趣的材料,改编成剧本。第二阶段,学生举办剧本推介会。大家交流、欣赏各自改编的剧本,评选出优秀剧本,共同学们选择排演。第三阶段,戏剧展演。学生依据事先研制的戏剧表演评价规则,对各个剧目演出情节进行评价,评选优秀剧组、演员等。对上述“戏剧活动”设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教师意在强调学生应将阅读结果转化为表演活动
B. 设计体现出以评价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理念
C. 教师搭建校园明星成长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兴趣
D. 设计让学生做实施者、评价者,教师则做旁观者
【答案】B
【解析】教师设计“戏剧活动”意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外读物,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对作评的理解与感悟,交流各自的心得,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而不仅仅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表演,故A项说法有误。题干中教师要求学生评选优秀剧本,研制戏剧表演评价规则并对戏剧表演进行评价,有助于通过生生互评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展开,故B项说法正确。教师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选择主题、创作并互评剧本、表演戏剧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C项说法有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扮演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而不是所谓的旁观者,完全不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当选B项。

2.阅读《师说》导入环节的课堂实录,按照要求答题
师: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位家长的观点有道理吗?
生1:我认为这位家长的观点是正确的!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就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而毛泽东没有老师照样可以自学成才。
生2:我不赞成这位家长的意见,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没有老师,就没有当代文明;没有老师,人类只能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蒙昧时代。
师:同学们的发言反映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念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对上述导入环节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从生活中的故事入手,激起了学生对课文的争论
B. 以提问方式引发学生讨论、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C. 从尊师重教的问题出发,引出《师说》的教学
D. 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营造出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
【答案】C
【解析】教师以真实故事作为导入,并据此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发表个人看法,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进入课文教学做好准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A项中,教师在提问引发学生讨论后,并未明确孰是孰非,而是说“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深入讨论”,故激起学生“争论”的说法用词不当,错误。B项“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说法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教师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从尊师重教的角度设问,引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两种看法,从而进入对课文的教学,C项说法正确。实录中并未体现“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D项说法有误。所以本题当选C项。

3.为美国浪漫爱情电影《Bathing Beauty》翻译片名,下列准确反映影片内容,又蕴含传统文化色彩,使中国观众更易于接受的片名是
A.水上芭蕾                 
B.出浴美人
C.出水芙蓉                 
D.水上盛典
【注】Bathing:洗浴。Beauty:美女。电影《Bathing Beauty》讲述了作曲家史蒂夫为了追求美丽的水上芭蕾教练卡罗琳,跟着她学跳水上芭蕾的故事。
答案:C

4.对上述试题测试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学生英汉互译的语言表达能力
B. 学生融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
C. 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水平
D. 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化的能力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测试题要求对电影名进行英汉翻译,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及其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驾驭并应用两个学科知识的能力与综合运用语言文化的能力。而A项中所提的“英汉互译”在题干中并未得到体现。本题当选A项。

5.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在语文课程中教学语言知识,既需要随文学习、及时积累,也需要适时调整,集零为整。有效积累,需要训练学生养成朗读、复述、背诵、抄写、默写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有效整理,是因为隐含于范文的活的语文规律,需要适度的明确化、类型化和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自主组建有结构的知识。否则,模糊的、个别的、散漫的知识既不利于学生必要的理解和记忆,也不利于他们有效的模仿和迁移。这种整理,既应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必要环节和良好习惯。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理解某一事物就是意味着给某一事物在知识、动机、信念、系统中找到位置,意味着了解某一事物在我们活动中或他人的活动中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作用。
对上述教学论文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语言知识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B. 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整理”比“积累”重要
C. “有效积累”有利于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D. “有效积累”的是模糊的、个别的、散漫的知识
【答案】C
【解析】A项,题干所选教学论文中并未体现“语言知识教学”与“语文课程教学”的关系;B项,教学论文分别提及“有效积累”与“有效整理”,但并未论述两者之间的重要性关系;C项,由节选论文中“这种整理,既应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必要环节和良好习惯。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一句,可知C项正确;D项,论文中指出“模糊的、个别的、散漫的知识”需要有效整理,但“有效积累”是教学方法,不是“模糊的、个别的、散漫的知识”,D项说法混淆概念。故本题当选C项。

6.阅读《鸿门宴》的学习任务设计,根据要求答题。
课前学习任务: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翻译课文,并归类整理“如、谢、举”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刻钟学习任务:项羽因曹无伤的密保“大怒”,这个“怒”字包含哪些内涵?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和刘邦说的一模一样,仅在语句上稍有变化,是吗?如有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课后学习任务:收集名人对项羽评价的诗词,看看他们在诗词中对项羽的评价是怎样的,以“我看项羽”为题写一篇文章。
对上述学习任务设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教师把握住探索学习的本质特点,探究任务设计充分
B. 教师以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C. 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强,课中任务切入准,覆盖面广
D. 教师整合资源设计课后任务,达成了专题探究的目标
【答案】A
【解析】B项,“独立”在题干的学习任务设计中并未体现出来。独立阅读是指不依靠他人进行阅读,而上述学习任务设计中,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阅读的。C项,“覆盖面广”在设计中并未得到体现。上述任务设计仅限于言语理解,并没有涉及任务形象分析、故事情节分析等其他学习内容。D项,题中任务设计并未设置“专题探究”。故本题当选A项。

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资料,欢迎私信小编。微信关注“师大教科文教育”,微博关注“师大教科文教师教育”,这里汇集了最新资讯、教师资格证备考干货、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免费直播课程等等,更多精彩活动等你来参加哟!

 师大教科文,咨询电话:400-011-0145

微信号:laoshiok22 、bnuNTCE

QQ学习群:2639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