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师招聘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教师考编考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考编考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师大教科文     2019-09-30
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考编考试习题,可关注师大教科文!

1.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除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外,还应包括( )。

A.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B.研究假设和研究计划

C.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D.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答案】C。解析:文献综述报告是就某一个研究课题范围的有关文献资料内容进行评价分析。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主要文献目录(包括专著及论文)。

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理论与实践相结原则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教育性等。其中客观性是指实事求是的根据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加以考查,根据受教育者的社会生活条件、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研究。系统性原则是指教育现象是多系统、多层次、多水平、多序列组成的整体结构,具有明显的系统性。教育性是指一切教育科学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不允许侵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指教育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也要从实践中总结科学的理论。故本题选ABCD。

3.在开展( )研究方面,广大中小学教师具有很大的优势。(讲义无此核心考点)

A.基础型

B.应用型

C.宏观型

D.理论型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应用型研究。教育研究按性质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发现新事实,新原理,新规则,或是探索某一类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开发途径,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基础理论虽然能给教师提供考察问题的新思路,却不一定能直接指导实践。在开展应用型研究方面,广大中小学教师具有很大的优势。教师每天接触学生,最了解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也最有可能针对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提升研究的意义。故此题选B。

4.在“如何分配复习时间才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教育实验研究中,研究假设: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取样:一定数量的高一学生,按智力水平、外语水平分为四个等组。控制条件:时间总量相同,复习内容相同。(背诵同一外语课文),后测相同。在该教育实验研究中,其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

A.复习时间分配方式和复习效果(测验成绩)

B.复习时间总量和复习效果(测验成绩)

C.复习内容和复习时间总量

D.被试者的智力及外语水平和复习时间分配方式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题干中如何分配复习时间为自变量;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和结果叫做因变量。

5.在某次测验中,某生成绩90分,其百分位数为9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的百分点为90

B.百分等级为5

C.样本中有95%的人分数在90分以上

D.样本中有95%的人分数在90分以下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调查的类型。根据公式:PR=100-[(100R-50)/N],其中R是原始分数排列顺序数,N是指总人数(样本的总人数)。由公式可知在人数N固定的情况下,其原始分数排列顺序数R越小,其百分位数PR越大。换句话说,排名越靠前,PR值越大。同理可知D符合题意。

6.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学研究最小样本不低于( )。

A.30

B.120

C.200

D.300

【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样本容量与样本代表性呈现正相关,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研究结果可能更有一般性。描述研究、调查研究:取样在总体的10%。除少数情况,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能少于100。相关、比较研究的满意样本每组至少30。实验研究:条件控制比较严密的研究,如心理学实验,每组15人;条件控制不严密的教育实验,最好是自然教学班,不少于30人。题干描述的并不是“条件控制比较严密的研究”,因此最小样本不能是15,而应该是30人。故此题选择A。

7.广义的教育包括(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A.社会教育

B.终身教育

C.学前教育

D.胎儿教育

【答案】A。解析: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故本题选A。

8.教育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 )。

A.为上层建筑和阶级斗争服务

B.为发展经济和阶级斗争服务

C.为上层建筑和生产力发展服务

D.为发展经济和传递文化服务

【答案】C。解析:双重属性说是指教育既具有生产力属性,又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复合现象说认为教育本质具“多质性”,有上层建筑性质、生产力性质,有为阶级斗争服务、为发展经济服务、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等功能。故本题选C。

9.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 )是主体因素。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手段

D.教育内容

【答案】B。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者是主导因素,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主体因素,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教育影响包括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等。故本题选B。

10.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神话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心理起源说

【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神话起源说是大多数宗教所持观点,认为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生物起源说由沛西·能和利托尔诺提出,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心理起源说由孟禄提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故本题选B。

11.( )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B.国家机器的产生

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于整理达到一定水平

【答案】C。解析:学校产生的条件包括:(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进行教育的工具和内容,以及进行文字教学和传授知识的社会需要;(4)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故本题选C。

12.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 )和数。

A.读

B.跳

C.书

D.唱

【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故本题选 C。

13.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 )。

A.大学

B.论语

C.中庸

D.诗经

【答案】D。解析: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故本题选D。

14.“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答案】B。解析: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时期的教育特征,即向僧人学习,向官吏学习。故本题选B。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骑士教育和( )等两种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A.教会教育

B.文法教育

C.修辞教育

D.辩证法教育

【答案】A。解析:欧洲封建社会的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是中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体系,它们都脱离了生产劳动,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故本题选A。

1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

C.近代

D.现代

【答案】C。解析:16世纪末至19世纪末,世界进入近代社会。这一时期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故本题选C。

17.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答案】C。解析: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基础性学科。一是由于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或教育学自身的分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科;二是教育学的基础性也表现为它的基本原理构成教育科学中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故本题选C。

18.下列表现孔子所提出的教育平等的论述为(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性相近习相远

D.禁于未发

【答案】B。解析:“有教无类”,是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体现了孔子提出的教育平等思想;因材施教是指依照教育对象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性相近习相远”是在强调后天影响对人成长的影响;“禁于未发”出自《学记》,体现预防性原则。故本题选B。

19.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思想的教育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中庸

D.诗经

【答案】A。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体现了启发性原则。故本题选A。

20.我国在世界教育史上出现的最早的教育文献是( )。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诗经

【答案】A。解析:《论语》一书反映了我国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四个选项中出现的最早。故本题选A。